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5-12
 在近年来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市民金先生与一家知名汽车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该销售公司)签署了一份《销售协议》,并支付了55.15万元购买了一辆行驶里程仅7100多公里的二手车。他当时深信不疑,这是一辆“准新车”,且附有该品牌承诺的“110项严苛检测”与“无事故”保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先生的信任被打破,车辆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方向盘抖动、安全气囊

      在近年来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市民金先生与一家知名汽车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该销售公司)签署了一份《销售协议》,并支付了55.15万元购买了一辆行驶里程仅7100多公里的二手车。他当时深信不疑,这是一辆“准新车”,且附有该品牌承诺的“110项严苛检测”与“无事故”保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先生的信任被打破,车辆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方向盘抖动、安全气囊故障灯亮起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经过调查发现,这辆车竟然是曾发生过严重事故、并被保险公司定为“全损车”的车辆。

    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图1)

    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图2)

      2021年9月,金先生以55.15万元购买了这台官方认证的,车主为前任车主,于2020年12月18日购买车辆,2021年3月将其转手,行驶里程为7147公里,外观堪称“准新车”。出于对官方认证二手车的信任,金先生没有任何犹豫便支付了全款。然而,购车后,金先生在高速行驶时发现车辆出现方向盘抖动和安全气囊故障灯亮起等问题,他随即将车送回原销售公司检查。

      调查结果令金先生震惊,销售公司查询到这辆车在2021年3月曾发生过严重的交通事故,并且有保险公司的出险记录,维修费用高达27.2万元,车辆被定为“全损车”。事故现场的照片显示,车辆在隧道中与面包车发生猛烈碰撞,车头严重受损,多个安全气囊弹出。面对这一事实,金先生多次与销售公司协商赔偿事宜,但均未达成一致。金先生坚持要求“退一赔三”,而销售公司则仅愿退还购车款。

    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图2)

    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图2)

      金先生最终提起诉讼。法院在一审中判决销售公司退还55.15万元购车款,并支付三倍赔偿165.45万元。销售公司不服判决并提出上诉,但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法院指出,作为某品牌汽车的特约经销商,销售公司有责任和能力了解车辆是否存在重大瑕疵,并且能够确认车辆是否发生过事故。销售公司未能在交易过程中如实披露这些关键信息,构成了对金先生知情权的侵犯,并且这属于销售欺诈行为。

      此次判决不仅是消费者维权的胜利,也揭示了二手车市场中认证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以及暴利驱动下的造假现象。这一裁决向整个二手车市场敲响了警钟,也让消费者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更加坚定了维权的信心。

    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图2)

      金先生一案中,销售公司的行为完全符合销售欺诈的构成要件。首先,销售公司明知所售车辆是“全损车”,却故意隐瞒这一事实,导致金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购买决策。根据《民法典》规定,金先生有权要求撤销这一交易行为,法院判决“退一赔三”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消费者应当明确自己的权益,充分了解并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第55条中明确指出,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而《民法典》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可认定为欺诈,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律依据。

    55万买的认证二手车竟是全损车!法院判“退一赔三”(图2)

      这起“退一赔三”的判决不仅是金先生个人的胜利,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里程碑。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保持警惕,对商家的“官方认证”保持审慎态度,并尽可能了解更多车辆信息。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务必依法维权,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天娱国际电子游戏展示。二手车市场亟需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而消费者的力量,也将在不断的维权过程中得到增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